SHENG LAN INFORMATION
盛兰资讯 以知识为名,谱写殡葬人的“生命乐章” “感恩”二字是用心托付,是两心相依 先进者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序言) 生态墓园的构筑之法 墓园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何为中国,中是中秋的中,国是国庆的国 新时代殡葬需要“新空间” 绿色殡葬建筑设计的基本纲领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书稿序言) 给殡葬项目注入“仪式感” 建筑风格,是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 《生命匠筑》序言:我推荐这本书 奔跑是对人生最好的犒赏(书稿自序节选) 《生命匠筑》重磅推出,2023年必读的“生命著作” 粽夏之时,家人安康2020/3/14 1:25:14
作者:管理员
清明节将至,这也是我们祭拜亲人的时刻。每一个亲人的离去,都曾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伤痛。
我们是一个不懂得生命告别的民族。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简直就是小学生,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殡葬人是离死亡最近的人,我曾在殡葬一线工作五年,我这个殡葬人,在清明节前夕,和大家聊聊死亡的话题。
【 一 】
如何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就是一个人在睡眠中失去了正常体温”。我们第一次面对死人,老师如是说。当年我15岁,是长沙民政学院殡葬专业一名少不经事的女生。
最开始接触死人,没有谁是不害怕的,好多男生回去后就做恶梦,更别提我们这些小女生。很多天,那具尸体都会不自觉地出现在我的脑海,特别是当我一个人的时候。
每次感到害怕时,我都会给自己鼓劲:“那只是一个睡着的人而已,没有必要怕一个在睡觉的人”。在内心如此反复暗示,凭借着这点勇气,慢慢的,我完成了对死亡的“脱敏”。
给死亡一个平常的“定义”,然后给自己一段心理建设,这非常有助于我们走出死亡的恐惧。
我把这个死亡的定义告诉我身边人,告诉我年幼的孩子,就是希望他们面对死亡,能有一个平常的视角,淡化死亡的压迫,消减恐惧,获得内心的安定。
我们之所以如此害怕死亡,因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躲避它。我们对死亡没有正常的理解,越不敢走近它,就越害怕,就越束手无策。
死亡可以有N种注解。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去解释死亡,死人只是一个不会变老的人;只是一个到达生命站台的人;只是一个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给自己一个容易接受的解释,这个解释就会发出光亮,成为一盏灯,照亮内心的阴影,提高我们对死亡的“免疫力”。
【 二 】
如何化解死亡的悲伤?
人人都明白人终有一死,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是,当我们真的面对一位死者,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时,我们会常想不开:“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很多人无法接受亲人死亡的现实,内心的悲伤无法化解,甚至通过折磨自己来获得内心的谅解。用一个人的死亡去惩罚自己,这是非常可悲的。
死亡是一道哲学问题,人为什么要死?死后成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我在殡仪馆工作,每天都面对生离死别,内心也挺崩溃。
后来,我慢慢找到一个方法——当自己沉溺于悲伤情绪无法自拔时,多接受一些死亡教育,向外求智慧,才会让自己变通透。
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面对死亡,并不悲伤。
《西藏生死书》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喇嘛感知自己将死,他平静地让徒弟去河边打桶水上来,说自己一会死去了,可以给自己净身。徒弟把水打上来,发现师傅真的盘腿圆寂。
把死亡当平常事,把身后事当普通事,这是佛教给人的力量。试想,把死亡当成灵魂超度,当成生命重启,那么死亡本身就是一份希望。
云南翁丁村,被喻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这里的佤族人有着自然朴素的“死亡观”,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是大自然的一员。当有人去世,他们会平淡视之,哪怕是小孩子去世了,他们也不会特别悲伤。家中不设灵堂,子女不披麻戴孝,不烧香磕头,家有丧事,普通人家一般不会特意告知寨子里的其他人。
墨西哥每年都有“亡灵节”,墨西哥人会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纪念与逝去亲人共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团聚时刻。
电影《寻梦环游记》就给了我们一份“死亡智慧”。墨西哥人认为人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第二次是落葬后,与活人世界分离。第三次是世界上没有人再怀念他们,死者才会进入到“终极死亡”中。
我们没有学会告别,我们就不懂得化解悲伤。
该悲伤时悲伤,该泪流时泪流,之后学会接受现实,把亲人的离去视为重生;告诉自己好好缅怀他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忘记,他们就依然活着。我们这样想,我们内心才会得到宽慰。
死亡本身是无解的,给无解的事找到有解的“智慧”(可能是非科学的),我们需要多学习一些“死亡课”,让自己拥有更多化解悲伤的工具。
【 三 】
如何理解死亡的意义?
当把个体放置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中,往往会让个体显得微不足道。要谈论死亡的积极意义,也需要站在“宏大”的立场来审视。
比如,当我内心郁闷时,我就会想,地球只不过是宇宙的一粒沙,而我们不过是这粒沙上的一颗尘埃,自己都虚无缥缈,眼前的这些烦恼根本微不足道。我常这样想,内心的情绪也会得到排解。
死亡,对于任何个体都是百分之百的悲剧,它不是一颗星的消亡,而是一个宇宙的湮灭。尽管如此,当我们把“死亡”放置在一个宏大的历史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积极意义。
死亡是最公平的事。
生老病死,没有人能逃出这个规律。权力、财富、名誉等都因人而异,唯有死亡人人平等。没有人拥有“死亡豁免权”,那些野心勃勃的千古一帝,那些富可敌国的巨贾,也和芸芸众生一样终将进入永夜。
死亡纯粹且无法逾越,世界才得已安宁。人生而不死,人们就会丧失敬畏之心,人类为所欲为,世界的丧钟将敲响。
死亡是生命的馈赠。
因为有死亡的映照,生命才显得如此可贵。死亡是对每个人的一份馈赠,它会提醒我们,生命有时,珍惜它,享受它,唯有好好活,才不辜负此生。
没有一片树叶长青不坠,没有一朵鲜花常开不败,那些随风而起的枯枝落叶,都蕴藏着生命的密码。
死亡是如此确定的必然,我们的奋斗才有生命的光泽,给自己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这是我们在清明祭扫时对亲人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