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 LAN INFORMATION
盛兰资讯 以知识为名,谱写殡葬人的“生命乐章” “感恩”二字是用心托付,是两心相依 先进者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序言) 生态墓园的构筑之法 墓园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何为中国,中是中秋的中,国是国庆的国 新时代殡葬需要“新空间” 绿色殡葬建筑设计的基本纲领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书稿序言) 给殡葬项目注入“仪式感” 建筑风格,是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 《生命匠筑》序言:我推荐这本书 奔跑是对人生最好的犒赏(书稿自序节选) 《生命匠筑》重磅推出,2023年必读的“生命著作” 粽夏之时,家人安康2018/7/3 0:00:00
作者:管理员
1996年,业主要在遥望大陆的山顶上建一个巨大的基督教教堂,后因体量过大脱离实际需要,同时又受到军事管制而作罢改在半山腰,体量大大变小,后又因容量过小交通不便而作罢。最后选在主干道一侧的坡地上,原先只是基督教纳骨塔,故取名“永生堂”。考虑到世上一切宗教都追求生命与爱,爱可以超越宗教藩篱,因此由单一宗教改为多教合一。取金宝山创始人父子日章与光燦名中间一字,联成日光二字,更名为日光苑。象征着生命的价值如同日光一样永久。
日光苑建筑面积4323㎡,地下一层,地上4层,拥有骨灰位一万多个。
1. 尊重环境,顺从自然
日光苑的基地是山坡地,传统的做法是筑挡土墙,铲出平地建屋,日光苑是顺坡建屋,不改变地形,屋内标高随坡而上,中央设一个贯穿上下二层的中央共享大厅,把上下左右的所有空间全部敞开贯通,产生一种序列性、延续性和变化性。形成一个比传统的更为有趣的空间。
楼梯顶层为屋顶花园,此处可远眺台湾海峡,它与屋顶室外半山中间踏步休息平台为同一标高,可直接由屋顶花园走向室外,此时建筑与环境完全融合。
传统纳骨塔往往设计成塔状,造成内部阴暗,通风不良。日光苑不想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尽量缩小建筑体量,使之谦卑地融入自然。
2. 改变了骨灰位排列方式
传统纳骨塔均为书架式排列,日光苑打破常规,首推单元式排列,不仅改变了呆板的布局,使贮存骨灰的方式更加活泼,也给来祭拜的客户留下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每个单元正中都设一个小方台,供人休息或置物,书架式排列是难以做到的。
3. 突出“家”的感觉
大坡屋顶以及屋顶上设三个传统的老虎窗;灰红色砖砌筑墙面;低矮的沿街建筑,都有助于营造形象上家的氛围。纳骨建筑本来就应该是逝者安息的“家”,设计中尽力追求家的感觉,室内设计也处处体现这种感觉追求。
传统纳骨建筑多数阴暗潮湿,让人不敢久留,家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宜居空间,日光苑刻意追求光明,光之于天地万物是维系生命的最大动力。纳骨建筑与其说是为往生者服务,不如说是为活人服务,亲友们到这里来祭拜,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在一个充满阳光、愉悦的空间中和先人对话,这样才能体现出现代建筑的人文关怀。
怕黑是人的天性,人们容易对黑暗作出情绪反应,史前时代的Neanderthal人、部分欧洲人、后来的埃及人和东正教人,都流行头朝东的墓葬,说明他们希望看到日出。
佛教中的光是佛光,是智慧、正义和希望,佛光普照大千世界;在道教中,光无形却创造万有,遵循次序不纷乱,光指的就是“道”。伊斯兰教中,光指的是真主阿拉,《古兰经》中表示“真主是天地的光明”。基督教中,光是指神造物的第一步,“神不但是光明的创造者......神就是光”。
在日光苑设计中,光不仅是建筑的表现手段,也是各宗教共同向往的元素。光在各种宗教中都代表了智慧、正义和希望。
现代建筑特别重现光元素的运用,光来自太阳,有了阳光大地才有生机,万物才能向荣,光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希望。日光苑设计中把光元素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在中央设了一个共享大厅,顶部大窗阳光直射大堂,把难以采光的地方都送去光亮,在东西两端山墙上设上下贯通的大玻璃窗,条形顶窗和多达24个金字塔形的顶窗给整个建筑带来充足的阳光,地下层也有10个既通风又采光的金字塔顶窗,能接受阳光直射,在这些地下房间丝毫不觉得身处地下。
整个建筑的侧面也尽量开窗,使整栋建筑阳光璨斓。光线的充分利用是日光苑设计最大的特点。日光苑的室内平均照度超过国内任何一座纳骨建筑,使日光苑成为真正明亮愉快的“家”。
4. 钻石炫丽,母题突出
建筑使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母题,使人们产生某种联想,这是设置母题的目的,日光苑以钻石为母题,它是光和生命的象征。它是和太阳之神沟通的桥梁,钻石坚固胜过钢铁,在日光的照耀下斑斓绚丽,象征着人类一生的多姿多彩。因此日光苑在门、窗、亭、塔、拄,处处出现棱状的钻石母题,钻石窗上又嵌装了彩色玻璃,美观且有宗教气氛。
钟塔上下都显现棱形钻石。垂直条窗不被过梁打断,使夜间钟塔照明呈现垂直不被打断的一条光带,突出了垂直向上的宗教感。
5. 文化积厚,艺术殿堂
纳骨建筑不应该仅仅是骨灰贮存处,因为它还要承担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功能作用,与其说它为死人服务,不如说更多的是为活人服务,既然要为活人服务,就必须考虑活人的需求。
传统纳骨塔只有祭拜功能,没有聚会功能,日光苑在中部设立一个容100多座的小礼堂,还设置了一台进口管风琴。目的是给客户一个举办追思、缅怀、祭奠、非宗教的亲友集会和举办小型音乐会的地方,小礼堂中央的电视屏幕可以配合不同宗教使用者,显现不同的宗教图像。
正中的大坡屋顶逐渐升高,为追思礼堂创造了理想的声学空间,斜屋顶成了理想的声学反射板,礼堂即使不装扩音器,每一个座位都获得极好的声音清晰度,小礼堂经过声学处理后,达到良好的交混回响时间,使每一位观众都有良好的听觉享受。礼堂后部敞开,可以容纳更多自由站立的听众,敞开后使每一个骨灰格的亡灵可以每天享受到颂经及管风琴的天籁之声。
这个小礼堂上部二侧设叠落包厢,它亦可作为唱诗班席,可从二侧进入。礼堂观众席后面上部二层传统的包厢区设休息廊,实际上成为午台的正面最佳视听区,音乐会时经常站满了人,使一个小小的复杂空间的礼堂得到充分和巧妙的利用。原设计后部装有活动隔断,平时收起,需要时拉开,隔绝礼堂,不与外界相通。空间巧妙的利用,使之功能化的做法,是日光苑设计最成功的亮点。
小礼堂没有后台,化装室和备演区均设在舞台下方地下室,有小楼梯直接相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礼堂该有的设备都有,它的利用率很高。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古代各类宗教殿堂作为文化遗产都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艺术作品,体现出它的文化价值。日光苑应属于这类建筑,它还设有面积不等的家庭骨灰室,供家庭专用。日光苑还设有一些供人们使用的休息室,交谊厅,使家属不受外面的干扰。还有艺术品陈列室,创造出十分温馨的艺术环境。
墓园建筑应向艺术化、精致化方向发展,使扫墓祭祖成为一种文化享受,是一种精神愉悦的扫墓经历。日光苑是一个生命与爱的纪念馆,它追求建筑美和艺术美。无论中西方的祭祀建筑,都沉淀着深厚的文化,以及为宗教服务的艺术行为,后人今天才有幸能拥有千年的宗教文化遗存,能够享受到如此丰富的建筑、壁画、雕塑和工艺品,日光苑设计时就是有心要继承这一传统。
日光苑除了布置许多石雕艺术品之外,在音乐厅的前共享大厅正中的后方布置了日式的枯山水,表现了“枯石凝万象,一砂一世界”的禅意。后面墙上灯光打亮的地方布置了日光苑的标志物“心灵之光”。
日光苑汇集了许多现代石雕、木雕和装置艺术,陈列在建筑室内外的各个角落,使整栋建筑宛如艺术馆。这是现代葬仪文化应追求的内容,是灵魂栖息应呈现的美学形式。
日光苑建成以来受到客户广泛好评,日光苑共有11033个骨灰位,已售出50%。日光苑建成以来,已被同行纷纷仿效建造,被复制的日光苑已在两岸多处出现。
6. 室外空间的处理
建筑设计之初,在外观正中的墙上有一组根据油画“最后的晚餐”汉白玉壁雕,最后被我取消了,让建筑更加纯净简约。室外的艺术品装置是请日本著名艺术家郡田政之创作。当郡田第一次见到日光苑建筑时,他觉得建筑物设计完美,“已包含了一切,不需要添加任何装饰,添加了多了反而不能凸显建筑本身的价值”。
经再三考虑之后,他终于在室外创作了一组作品《间》,白色不规则的长条石墙,设置在绿色的草地上,石材本身是冰冷有疏离感的,但通过趣味的安排,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它诱导观众进入作品,被墙隔开的空间不分内外,让人不感到自己在内还是在外,生命就像这个作品,无论在间内或间外,亲自经历一下就会感受到“间”之意义。
日光苑钟塔屋顶尖顶上装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装饰物,外表看起来像圣洁的十字架,又像道教的八卦图形,八边角延伸又像佛教的“卍”字,这个标志物象征着日光苑付于每一个宗教的包容性,每一位业主或参观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宗教寄托。这个造型的正中是空的。当人往生后,形体消灭,无论生前是什么阶层、什么种族、什么性别、什么宗教,生命终结,一切都将归“空”。所以这个装置取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