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少数民族优秀丧葬文化“累并快乐着”

2021/12/1 12:00:00

作者:管理员





编者按:


此文刊登在《中国民政》2021年11月下半月刊(总第715期)。《中国民政》主办单位是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为国家级期刊。刊物宗旨是及时反映民政工作的新成就、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与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结合,探讨和解决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政策和理论问题。


《记录少数民族优秀丧葬文化“累并快乐着”》作者李爱兰,系首届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湖南盛兰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章讲述了她用镜头记录优秀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过程,历时三年,完成对五个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记录工作。尽管一路艰辛,但是想到自己能够为记录殡葬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出一份力,能够在民政工作领域取得一项重要成果,内心依然“累并快乐着”。


全文摘录如下。




我出生在湘中南的一个山区,18岁考上长沙民政职业学院殡仪系。毕业后,我成为殡仪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负责给逝者整理遗容。基层是一座大熔炉,五年磨砺让我有底气走上创业道路。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殡葬建筑设计领域辛勤耕耘,一奋斗就是15年。从懵懂少女到女企业家,殡葬行业成就了我。我热爱这个行业,也觉得有责任回报这个行业。

 

2018年春,在北京一次殡葬业务交流会上,谈及少数民族优秀丧葬文化“濒危”问题,大家都认为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丧葬文化就像“大熊猫”,不抢救,将会走向消亡。

 

秉承着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丧葬文化的情怀与担当,我带领团队开始拍摄少数民族殡葬习俗纪录片,至今已有3年多。我们先后完成了湖北恩施土家族“跳葬”、湖南湘西苗族“巴代”、云南沧源翁丁佤族、云南普米族的“戎肯”、青海蒙古族的“天葬”等5个少数民族殡葬文化的拍摄工作。走进每一个少数民族现场,切身感受古老神秘的殡葬文化,内心一次次被震撼。想到自己能够为少数民族文化记录出一份力,觉得生命在飞扬。

 

 我们要纪录的少数民族都在大山深处。每次的采风与拍摄都需要跋山涉水、密林穿越,险山、悬崖、毒虫一路伴我们前行。从长沙到云南沧源,20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日夜兼程。在沧源境内的山路上,车辆像一只甲虫,浓雾像一只青面獠牙的巨兽,吞没了整座山。远光灯穿不透迷雾,老天下雨,道路湿滑,旁边是深不见底的山崖。或许是汽车胆怯了,发动机浓烟四起,轮胎 打滑,原地抛锚了。寒风阵阵,怪石嶙峋,我们冒雨修车,饥寒、疲惫、恐慌交织袭来。每当置身绝望境地,我就用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给自己内心点亮一盏灯。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卡拉寺,是“天葬仪式”的拍摄地。按习俗,天葬的筹备需要在夜间进行。“天葬坛”位于高 山之上,我们跟随天葬师上山,出发点就是海拔4000米的地方。舟车劳累,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我大脑昏沉,体力透支,全靠毅力支撑。

 

 历时3年,行程万里,拍摄数千小时素材,走进个性迥异独特的少数民族现场,聆听古老丧葬文化的绝响,让我感受到记录这些文化对于行业发展及人们生活的意义。

 

蒙古族认为人生来不断索取,死后应该回馈自然,不杀生祭祀,不带着任何俗物。天葬真正实现了一次有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游牧民族天然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意识,看淡死亡的豁达心境,形成了蒙古族的天葬文化。天葬礼法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与胸怀,值得每一位现代人敬畏和深思。

 

佤族的殡葬习俗极为简朴自然,人归尘土,不需要碑文,不需要高坟,不需要祭拜,用鸡蛋确定墓坟所在地,鸡蛋碎于何处,何处就是沉睡之地。人死薄葬,化作尘土,归于山林,一切回归到初始状态。还有土家族 把葬礼当庆典,芦笙响,众人舞。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丧葬文化。

传承和弘扬殡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记录殡葬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路走来,我们“累并快乐着”。




 





  • 中国 • 长沙

    CHANGSHA
  • 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中建芙蓉工社4栋6楼
  • M:155 7499 9988 / 136 3741 4100
  • Q:593974432/ 1583924658
  • T:0731-84125418
二维码

版权所有©湖南省盛兰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湘公网安备110102000102 湘ICP备16004065号-3